北师大版《语文配套练习与检测》五年级上册,我读得比较粗心,可是说是浏览性质的。
发现的问题主要有:
1.行款格式方面不规范。
不仅是这本配套,现在不少的教辅书,包括中考试卷,都存在这方面的问题。最明显的是,每段开头的空格随心所欲。有时空1格,有时空2格,有时顶格。按说,正确、规范的格式应该是每段开头都空两格。
2.小题序号的排列有点乱。
一课练习,或一套试题,我们可以分成几道大题,按一、二、三、四排列,但小题号最好能连排,即从1开始一直排下去,这样显得清楚。这本配套中,每道大题下都有1、2、3,感觉有点混乱。
3.括号有别于下画线。
这本配套中,较多出现下面形式的填空:
( ),( )。鸟宿池边树,僧敲月下门。
第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中,作者把阅读比喻成( ),把荧光屏前的观赏比作( )。
括号的基本用法是表示解释说明,括号中的文字不属于正文。现在需要填空的内容应该是正文的一部分,所以,类似的地方,应该用下画线才恰当。
4.病句时有所见。
“可能你还有许多有关它的知识不了解”一句语序不当,可改为:“有关它的知识你可能还有许多不了解”。
“这首诗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、文学家王安石去京城做官,途经瓜洲时创作的一首诗。”这句杂糅了,应该删去后面的“一首诗”。
“在西方,寓言也是一种成熟极早的文学样式,像著名的《伊索寓言》《圣经·旧约》中的一些脍炙人口的语段,都是这方面的经典之作。”这句是有歧义的,《伊索寓言》肯定都是寓言,现在这样表达,就成了《伊索寓言》中有一部分语段是寓言了。可以在《伊索寓言》后加一逗号,来消除歧义。另外,“都是”要改为“也是”。
5.有些表达不够自然。
37页“精雕细刻”栏目一开始就是一句“把你生活中的‘发明’,简单介绍一下”,显得突兀,可改为:你生活中有什么“发明”?简单介绍一下,跟同学分享。
6.有些选文费解。
《统筹方法》一课后的“语言大观”编了一则《结论》:
一位学者将一只跳蚤放在手中说:
“跳!”
跳蚤跳了起来。然后,这位先生折断了跳蚤的腿,又将它放在手中命令道:
“跳!”
当然,跳蚤不跳了。
于是这位学者写道:
“当人们将一只跳蚤的腿折断后,跳蚤便成了聋子。”
不知编者选这则《结论》到底要得出什么结论。
7.仍有错字。
32页“语文大观”编入了白居易的三首《忆江南》,其中有两处错误。“日出江花红胜火”写成“日出江花红似火”了,“江南忆,其次忆吴宫”写成“江南忆,最次忆吴宫”了。
2012年7月6日17:30
评论